项目背景与实施必要性
海门天力锌业主营锌锭冶炼、锌合金加工,其配套烟囱长期排放含氧化锌、硫酸锌及二氧化硫的高温烟气。由于锌烟具有强腐蚀性,加之厂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多雨环境,烟囱运行 12 年后逐渐显现严重问题:
结构开裂风险突出:筒壁在锌盐侵蚀与温度应力作用下,出现 18 条明显裂缝,集中在 25-55 米高度,最长裂缝达 8 米,最大宽度 3.5mm,部分区域混凝土剥落露出锈蚀钢筋,经结构验算,承载能力下降 35%,存在局部坍塌隐患。
防腐涂层全面失效:原有外壁涂料在锌烟与雨水交替作用下大面积粉化、剥落,露出的混凝土表面因锌盐结晶形成灰白色硬壳,导致内部碳化加速,进一步削弱结构强度。
安全与外观问题显著:烟囱表面污渍与青苔遍布,与企业 “绿色工厂” 创建要求不符;裂缝处雨水渗漏污染周边地面,形成酸性积水;且未设置规范的高空警示标识,对厂区起重机作业构成碰撞风险。
前期筹备:精准诊断,定制锌业专属解决方案
结构检测与加固设计:专业团队通过无人机三维扫描、裂缝测宽仪及超声波探伤,锁定 25-55 米为高危区域,该段裂缝开展速率达 0.2mm / 年,需紧急加固;抱箍方案:选用 Q355B 钢板制作环形抱箍,在裂缝集中区按 “1.5 米一道” 布设 20 道,非裂缝区按 “3 米一道” 布设 10 道,总计 30 道;每道抱箍通过 12 个 M24 化学锚栓固定,施加预紧力 8kN/m,形成对筒壁的环向约束,抑制裂缝扩展。
防腐体系与标识设计:涂料选型:针对锌烟腐蚀特性,采用 “三重防护” 体系:底漆:环氧富锌底漆,通过阴极保护抵御锌离子侵蚀;中涂:玻璃纤维布增强环氧漆,纤维布经纬密度 16×16 根 /cm,提升涂层抗裂性与抗渗透性;面漆:聚偏氟乙烯面漆,耐候性≥15 年,对锌盐结晶有物理阻隔作用,且耐温达 120℃。色彩与标识:主色调采用深灰色,耐锌烟污染;在 20 米、50 米、80 米高度设置 3 米宽黄黑警示带;沿烟囱周长每 90° 涂刷 20cm 宽红色警示线,顶部 10 米区域增设航空障碍灯。
安全施工预案:作业平台:采用轨道式高空作业吊篮,平台与筒壁间加装导向轮与缓冲垫,避免碰撞裂缝区域;人员防护:作业人员持 “高空作业证 + 锌业防毒培训证” 双证上岗,佩戴 P100级防毒口罩、耐酸碱手套及双钩安全带;现场管控:设置 30 米半径警戒区,配备锌烟检测仪与应急喷淋装置,遇风速≥10.8m/s 或锌烟浓度超标立即停工。
施工阶段:分步作业,兼顾加固质量与防腐效果
抱箍安装施工:基层处理:清理安装区域浮灰与松动混凝土,用角磨机打磨平整;按设计间距钻孔,孔内注入环氧树脂锚固剂,养护 24 小时;抱箍预制与安装:根据烟囱直径分节预制抱箍,现场用螺栓拼接成环,吊装就位后用扭矩扳手按 “对角对称” 原则紧固锚栓,确保抱箍与筒壁贴合间隙≤1mm;防腐处理:抱箍表面喷砂除锈,涂刷与筒壁同体系涂料,焊缝处额外缠绕玻璃纤维布增强,防止锈蚀失效。
裂缝修复与基层预处理:裂缝治理:对宽度<0.2mm 裂缝,注射低黏度环氧树脂浆液;对 0.2-3.5mm 裂缝,采用 “扩缝→清槽→填缝→贴布” 工艺:扩成 V 型槽,填入柔性环氧嵌缝料,表面粘贴 200mm 宽碳纤维布;整体清理:用 25MPa 高压水枪冲洗外壁,去除锌盐硬壳与青苔;对残留硬壳,用钢丝刷配合专用脱锌剂处理,清水冲洗至中性;缺陷修复:对混凝土剥落区域,用聚合物抗裂砂浆(掺加锌离子抑制剂)分层修补,养护 10 天至强度≥35MPa,确保表面平整度偏差≤3mm。
涂层施工与标识绘制:分层涂覆:基层干燥后,喷涂环氧富锌底漆,固化后检测锌含量与厚度;涂刷中涂时同步铺贴玻璃纤维布,用刮板压实无气泡;最后喷涂 PVDF 面漆,采用 “十字交叉法” 确保均匀;标识施工:用激光投线仪定位警示带与警示线,粘贴美纹纸后人工涂刷专用色漆,干燥后撕除美纹纸,对边缘进行修边处理,确保线条平直;细部处理:抱箍与筒壁接缝处用弹性密封胶填充,表面涂刷面漆形成连续防腐层;爬梯、平台与烟囱连接节点额外涂刷两道中涂,增强防腐可靠性。
验收阶段:多维度核验,确保适配锌业工况
结构加固验收:抱箍安装:位置偏差≤30mm,锚栓抗拔力抽检合格率 100%,抱箍预紧力符合设计要求;裂缝处理:注浆后裂缝闭合率≥90%,碳纤维布粘贴牢固,无空鼓。
防腐与外观验收:涂层性能:总厚度≥340μm,附着力测试≥6MPa;耐锌盐溶液浸泡试验无异常;外观质量:深灰色面漆色泽均匀,警示带与警示线清晰平直,抱箍与涂层过渡自然,符合设计要求。
安全与环保验收:警示效果:50 米外可清晰识别警示标识,航空障碍灯与标识协同作用良好;环保指标:周边地面酸性积水问题消除,土壤 pH 值恢复至 6.5-7.0,通过环保部门验收。
项目成果与价值
结构安全彻底保障:抱箍加固使裂缝扩展速率降低至 0.02mm / 年以下,结构承载能力恢复至设计值的 95%,预计可延长烟囱使用寿命 20 年,避免重建成本约 600 万元。
防腐性能大幅提升:专用涂料体系有效阻隔锌烟侵蚀,混凝土碳化速率下降 75%,每年减少因腐蚀导致的维修费用约 30 万元;锌盐结晶附着量减少 90%,降低了定期清理成本。
安全环保全面达标:警示标识使高空碰撞风险降低 98%,通过应急管理部门安全验收;周边土壤与地面环境改善,助力企业通过 “绿色工厂” 复核。
行业技术示范引领:项目形成的 “锌业烟囱裂缝加固技术规程”“耐锌烟腐蚀涂料施工指南” 等成果,被纳入《有色金属冶炼烟囱维护技术规范》,为同类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